文明互鉴学堂 | “绣”出多彩文化,解读阿拉伯传统服饰中的花纹

来源: 日期:2024-06-11 12:27 【字体:

文明互鉴学堂 | “绣”出多彩文化,解读阿拉伯传统服饰中的花纹

阅读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gJegtssWB6SAG_tTlEYJw

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5月3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中指出:“中国和中国人民同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友谊,缘自丝绸古道上的友好往来、争取民族解放时的并肩战斗、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合作共赢。”

古老的丝绸之路见证着中阿文化艺术之间的千年交流和不变的友谊。6月7日下午,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文明互鉴学堂内座无虚席,一场关于阿拉伯传统服装花纹文化的讲座在这里精彩上演。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来自约旦的留学生FATINA AL-HMOUZ(江莱)作为主讲人,深入解读阿拉伯传统服饰上的花纹文化。

随着江莱的细致讲解,师生们被深深吸引,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对异国文化的好奇与惊叹。每当江莱展示一幅幅精美的阿拉伯花纹图案时,听众席上都会传来阵阵赞叹声。这些复杂而精美的花纹不仅展示了阿拉伯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引发了在场师生对于不同文化表达方式的思考。

江莱通过展示和讲解,让师生们领略到了中国和阿拉伯在刺绣艺术上的独特魅力。虽然两地的刺绣风格和技术有所不同,但它们都代表了各自文化的精髓和传承。这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,让师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。

来自纺织服装学院的闫旭老师对江莱的讲解给予了高度评价。他表示,江莱的讲解不仅增进了大家对阿拉伯文化的了解,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本国的传统文化。闫老师认为,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拓宽学生们的国际视野,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。

讲座的高潮部分是江莱现场展示约旦传统的刺绣方法。她手法娴熟,每一针每一线都透露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。观众们屏息凝神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。随着最后一针的落下,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,既是对江莱技艺的赞赏,也是对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这一主题的深刻认同。

此次讲座不仅展示了阿拉伯传统服装花纹的独特魅力,更架起了中阿文化交流的桥梁。通过江莱的讲解和演示,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了文明互鉴的重要性,以及文化交流在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。

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“文明互鉴学堂”设立于2023年,由韩威老师及其指导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学生团队发起,致力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。我们诚邀更多的中外师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,共同见证并参与到这一文明互鉴的光辉历程中,让我们携手在青岛大学这片沃土上,让文明的互鉴之花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!


#青岛大学 #文明互鉴  #文化交流 #阿拉伯文化

文稿|鲁婷婷 窦欣秀

图片|鲁婷婷 窦欣秀

编辑|于婷婷

审校|韩威 芦凤仪 于婷婷

责任编辑 | 纪皓瑛 毕晓芬 王晓雅